在3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战略规划中“双循环”新格局的确立,重构了会展业新生态:即从单一生产性服务业,延伸至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方方面面,乃至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先导性产业。会展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场所举办的专业活动,而成为创新消费场景的“先遣军”,成为国家和地方激发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拓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抓手,会展业的价值属性和外延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与拓展。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以“全年乐享、全民盛惠”为主题,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6+12+52+N”系列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城市经济,服务于产业创新升级,既是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发展宗旨,也是会展业的时代使命。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时代背景下,会展业的战略先导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扩大,广泛运用展览、会议论坛、会奖旅游和节庆赛事等平台,对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拓展国际贸易,将发挥直接的推动作用。
加速数字化转型,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呈必然趋势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会展主办方应该也必须抓住时机,探索以数字化转型的新会展为统领,积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适合多应用场景的双循环发展新赛道。
数字手段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会展业必然要加快启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模式,实现“数字优先”,创新数字化服务,尽快进入新赛道。
——范培康(中国贸易报社总编辑)
会展是链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平台,促进国际、国内循环融会贯通的润滑剂。线上线下融合最关键的是对价值的共同认同、对目标的认可。展览会存在的价值是传递信息、促进交易,以及拉动城市经济和产业升级,当线上线下融合达到目的,跨界的展会就有生命力。
跨界融合不仅仅是把线下的展览会搬到线上,而是要构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共赢模式。
——储祥银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贸促云展平台
作为“无边界”产业,展会仍然是其行业上下游企业展示、交流、合作最高效的平台。
线上与线下融合是必然的。会展企业不再将业务局限在展览行业,而横向发展(加大力度在异地举办子展)、纵向发展(展览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发展)、跨界发展(实体企业介入展览业务)等现象增多。
——刘松萍(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教授、博士)
在新经济下,会展活动组织者需借助各种媒介,让会展活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需要会展从业者具备传播思维。
客户,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会展活动主办方、承办方要让客户满意,就需甄别参展商、观众和参会者真实的新需求。
——许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会展三新展组委会秘书长)
知名集团北大荒的3D展厅
在创新上,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5G等信息技术,变革服务边界,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推动场馆提供数字化集成式服务,鼓励会展企业与专业技术服务商合作,开发适用于会展环境和需求的数字会展平台,形成双线融合、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梁洁 (南京市贸促会会长、南京会展办主任)
会展业需利用云上的力量,加持原有的线下会展活动,为实体会展经济的发展寻求创新的出路。 ——高艳慧 (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秘书长)
“会展上云”后,如何创收是关键
“会展上云”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平台,更是一场数字变革的浪潮。它为商业招商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无论地理位置,无论时空限制,都能在这个虚拟的舞台上相遇、交流。那么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来为企业创收就成为展会主办方必须思考的课题。
所谓创收,一般有2种解法:一种叫“开源”,一种叫“节流”。《中国会展主办机构数字化调研2022》报告显示,参展商和赞助商最愿意付费的数字化服务是广告宣传,观众和参会者最愿意付费的数字化服务是精准推送。
如何“开源”?主办方除线下展会本身这个“精准营销场”,还可以在非展期通过各种“短平快”的精准营销活动获得收入。另外,主办方也可以通过经营垂直社区、社群,来实现数字化开源、增收。简单地说,实现数字化收入“开源”,需要主办方颠覆长期以来习惯的生态闭环,不设限地去探索。
如何“节流”?主办方可借助数字化手段,在获得招展招商和品牌宣传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投入。第一步是找到精准增量池,即不要在公域流量中大海捞针般找观众和参展商,而要根据自己的观众或者参展商画像,找到与他们相似的企业,从中做转化。
第二步是尽可能将公域流量转化为自己的“私域”存量。主办方每一次在公域中获取的潜在参展商或者观众即使没来参展,都应该沉淀下来,并且需要与他们持续沟通,在内容上下功夫,通过常态运营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彼此的信任。节流的根本在于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耕细作,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总而言之,对于会展的数字化转型来说,数据是根本。以展会本身的数据为起点,在非展期应用数字化手段,通过不断运营盘活数据资产来赋能原本的展会场景,是数字化对营造新的会展生态的重要价值,也是数字化“创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