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又要、还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否有“捷径”?

2023-03-13 17:28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这件事,可能并不是“不想转”,而是“不会转”。

一方面,企业希望能找到一套标准化的产品迅速实现转型,但是当前市场上的通用工具,并不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基本无法承担定制化的成本。

另一方面,企业又希望数字化转型产品可以洞察行业特性,理解企业个性,最终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帮助企业实现“量身打造”。

最后,还需要快速上线,上线之后最好还能帮忙解决使用过程中的运维问题。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理想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是“既要、又要、还要”,这个过程会有“捷径”可循吗?

2023313

数字化转型,难的是“孤军奋战”

其实,为了满足中小企业“既要、又要、还要”的诉求,工信部于去年8月就提出了“3+1+N”工作机制与“链式”转型路径

具体而言,“3+1+N”工作机制是指: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评价、服务三大体系(3),筹备办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1),培育推广一批大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和解决方案(N)。

“链式”转型路径是指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缺钱、缺人、缺技术的困境,因此,在寻找更合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上,以大带小的“链式”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地通力合作,这或许可以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辟一条“捷径”。 

2023313

但是在这条“捷径”中,核心企业的作用不可或缺。大企业在“链式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也就说,关键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等可以通过数智赋能、融资服务、人才引培、生态建设等途径,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开放技术、资金、人才、服务等资源,助力链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而中小企业的作用则在于补链、固链、强链。关键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进行数字化创新和探索之后,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样本,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条“捷径”实现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反哺大企业的供应链和生态链,形成生态共同体,提升整个商业生态的数字化水平。

此外,大中小企业的链式发展,能够解决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环节的断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数据在各生产经营流程中的价值,解决供需匹配问题,为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以及生态链降本增效。

2023313

可见,“链式发展”之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来能够聚焦于行业的核心企业,要求关键企业利用自身资源能力优势和产业链影响力发挥引领作用,关键企业引领带动链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来还能聚焦于数字化服务商,以“小快轻准”产品引导推动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

典型的“链式”转型模式都有哪些?

目前,在实践中,已经提炼出技术赋能、供应链赋能、平台赋能和生态赋能等典型“链式”转型模式。

第一,技术赋能模式:以输出面向细分行业的关键环节的共性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主要特征,解决的是"点"上的问题;

第二,供应链赋能模式:以输出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效率的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为主要特征,解决的是"线"上的问题;

第三,平台赋能模式:以输出高效服务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为主要特征,解决的是"面"上的问题;

2023313

第四,生态赋能模式:以建立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服务等多层次支持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为特征,解决的是“体系”的问题。

未来,随着数智化赋能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基础设施、融资服务、人才引培等持续完善,“链式”模式将带动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促进整个生态良性运转。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轻骑兵”。通过“链式”数字化转型模式,能让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并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这将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捷径”。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