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共包括六大项35小项要点。其中,第五大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为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第28小项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具体内容为: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上海市某小学一直以引领信息化标杆校的建设为己任,作为该小学信息化标杆校的合作伙伴,我们决定以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帮助其打造“智能数字化教育平台”。
面临痛点:
1.规划部署: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采取的是分散建设方式,学校重复建设资源和系统,不仅降低了信息化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形成 “信息孤岛”;
2.建设绩效:没有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框架,教育信息化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不能够较好地体现,规模化效益偏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还有待提高;
3.体制机制:目前正在运行的信息系统间的交互、共享和集成不够,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标准规范尚未普及,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4.统筹力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力度不够。对全校教育信息资源及应用体系构建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组织、协调、监督、激励、评价等工作还做得不够,导致各方面的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难以确保;
5.共享机制: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建立还不完善。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的合力还不够,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各应用系统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机制,导致数据的共享程度还不够高。
解决方案:
1.建设数字校园平台:采用数字校园平台建设方案,采用多层架构体系,集中部署、云服务模式和自建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2.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基础数据库可以实现后续拓展业务系统的无缝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建共享;
3.实现跨平台数据共享: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自主部署建设数字校园,学校数字校园平台可实现与上级云平台的对接及数据共享;
4.打通现有账户体系:统一身份认证和基础数据同步服务实现统一的系统登录、安全认证和基础数据共享;
5.与现有系统集成:整合现有系统可以改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建立还不完善的现状,改善重复开发的现象。
技术特点:
1.开发平台基于Java Spring Boot技术进行后台逻辑开发,并采用Spring Cloud 框架支持微服务的一系列概念,后台技术选型体现高可用性,较低维护成本等;
2.前端页面开发采用Vue技术框架,以完美地支持PC端、移动端应用;
3.数据库方面采用MySQL数据库支持业务层的数据存储需求,在大数据存储上采用Hadoop,可靠高效地解决大数据存储问题;
4.采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和Python作为AI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面地支撑技术;
5.依照“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开发框架规划为四个层级,从上至下依次为:展现层、业务层、服务层、数据层,并列的有个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组件,把数据层的数据经过分析和深度学习按需要分发给展现或者业务层。
创新点:
1.运用全面感知物联网技术,打造实景智慧学堂;
2.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研发数字孪生学堂;
3.数字孪生学堂和全新教育理念双轮驱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大脑(全球首创);
4.以导师大脑核心功能为支撑,不断拓宽教师专业发展智慧云的行业应用;
5.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孪生学堂与导师大脑,帮助教师从数据感知到知识、到智慧,全面提升专业发展。
项目价值:
结合新课改打造的融教学、教研、培训、AI智能课堂于一体的智能教育平台,实现了精品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教师间的互助交流等,帮助学校形成了科研课题引路、教师培训带动、推动教师反思的模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智能监测系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情绪,使得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合适的讲课方式,快乐学习~
结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培育教育教学新形态,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