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发展格局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

2022-11-04 17:28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确定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等12个城市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

2022114

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重要性

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分工的结果,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也是当前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在全球疫情与地缘政治冲突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呈现区域化、短链化趋势,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不稳定因素,引发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高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已将产业链、供应链从效率型转向安全稳定型的深度调整列为国家级的战略。2022年9月,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杭州举办,20国集团及国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022114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现状

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行业、区域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
强大的规模化生产能力: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形成了从终端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到相关配套设备的齐全完备产业链。形成了一批支撑带动能力强的载体。建设了445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三成;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增强我国产业韧性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还存在堵点、卡点,部分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不够合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尚不健全、协同处置能力不足、产业链布局优化亟待提升。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的形式,探索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之路。
2022114

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

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增强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试点城市要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平台、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

通过试点,探索形成“遴选试点—加强指导—资源倾斜—滚动评估—持续优化—推广应用”的工作推进模式,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标杆,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4

杭州等12个试点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集群化特征明显,已经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大量关键配套企业,具有较强的区域带动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省市加强协同,在供需对接、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予以推广。

结语:

疫情爆发至今,已近3年。可能未来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跟病毒共存。因此,在积极与病毒做斗争的同时,经济也丝毫不能放松。在此背景之下,产业链生态体系的建设,就成为显而易见,而又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