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祺采丨疫情无情人有情,电子合同为企业强力增效!

2022-04-13 23:54

图片


最近疫情肆虐,给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临睡前刷朋友圈的时候,意外刷到了这样一条内容:由于疫情,本以为4月会面临没有收入的困境,没想到对方居然在没有签合同的情况下,就把款项打了过来。遇到这样的合作伙伴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但是合同对于合作双方来讲,的确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保障。


随着数字政务和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化,电子合同应运而生。从此,除了双方长久合作形成的信任之外,以上的问题也有了新的答案。2021年起,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陆续印发了支持、推广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高频服务事务“网上办”“跨省通办”已成趋势,各地政府对于推广电子印章、电子合同释放了明确的利好信号。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政策措施:


图片
2021.1


商务部 《关于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通知》,鼓励电商企业继续采用网上签约等低碳运营方式,大力推广电子合同。

图片
2021.3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推广应用电子合同、电子签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图片
2021.4

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人社部、住建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的通知》不断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和应用试点范围,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网上办事支撑;鼓励各地完善并推广电子印章应用,大力推动企业开办要素电子化。

图片
2021.6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明确电子合同是电子材料的一种表现形式,具备效力且可以直接在诉讼中使用。

图片
2021.8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30次会议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与《网络安全法》以及《数据安全法》一同,全面构筑起中国信息及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框架。

图片
2021.11

国务院常务会议 关于《“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中提出,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规划强调要落实政务服务的诸多建设场景,推广电子合同、签章等应用,在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体系保障。


国家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了对于电子印章、合同、签名技术的肯定和认可,也显示了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合同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决心。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作为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不仅能提高办事效率,也将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


易祺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下的电子合同功能,通过多种认证方式对企业/员工身份信息进行校验,有效强化了合同的法律效应。同时对合同的生成、传递、签署、储存、调取等全流程区块链存证,确保其全流程内容完整、准确、不被篡改。整个过程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安全合法,尤其是如今疫情遍地的当下,为企业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下面就一起来看下具体该怎么使用吧~


首先,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双方先进行一个企业的认证:



企业完成认证之后,可以对相应的员工进行签署授权,没有授权的员工不具有签署电子合同的权限,同时,员工个人也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进一步保证了合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图片


对接法大大,充分保障合同的合法性:


图片


认证完成后就可以创建本公司的合法印章:


图片


好了,到这里基本的有效性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可以随时随地,想签就签啦!


图片


由一方发起后,对方将同步收到合同信息,点击拖动印章到正确的位置即可完成签署;如果对合同有异议也可选择拒签,并填写拒签原因,双方修改确认后,再次进行合同的签署。


图片


所有在线签署的合同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下载或打印存档,线下的纸质合同也可以在"合同管理"内进行在线存档,以便随时都可以在线对合同进行检索和查看。


图片


近两年,由于数字化和疫情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行业及其企业选择使用电子合同,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教培、人力资源等,电子合同俨然成为重要的合同签署形式。相对于纸质合同来说,电子合同在线签署更加的高效便捷,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规避了由于疫情等原因造成的快递停运或是遗失的困扰。另外,由于纸质合同存在难保存、易篡改等弊端,也使电子合同更加得到现代企业的青睐。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